日期:2025-07-02 11:32:18
海报新闻记者 王学涛 实习记者 郭泰瑛 报道
编者按:自2022年启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“组团式”帮扶工作以来,山东选派了16名校长和先后两批共86名教师,远赴陇南市、定西市和临夏回族自治州16所受援学校开展教育“组团式”帮扶工作,为当地教育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革。近日,鲁甘教育协作媒体采访团走进甘肃,通过全媒体宣传平台,讲述山东省教育人才“组团式”帮扶故事,传播“组团式”帮扶“好声音”。
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,陇南市北部,西秦岭南侧,系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。2022年8月,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副校长于景辉响应中央组织部、教育部等八部委“组团式”帮扶号召,奔赴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担任校长。短短三年,一所西部县域中职学校如何实现从“区域薄弱校”到“西部标杆校”的蝶变?西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青岛经济职业学校“组团式”帮扶下,探索出的“诊—改—赛—训—研”师资培训五步法,交出了一份东西部协作的精彩答卷。
从“问诊把脉”到“五步法”顶层设计
初至这所西部县域中职学校,面对陌生环境,于景辉以“问题导向”开启调研之路,翻山越岭家访学生家庭,深入班级、宿舍与学生促膝长谈,走进教研组室与教师逐一谈心,广泛倾听干部教师的意见建议。
彼时,学校面临多重困境。教师对职业教育类型认知存在偏差,学校管理制度相对落后;“双师型”教师占比仅45%,信息化授课率不足30%,教师能力断层问题突出;职业倦怠与科研空白更形成恶性循环。
在此背景下,于景辉从顶层设计入手。提出“诊—改—赛—训—研”师资培训本土造血五步法工作方案,以“精准诊断师资短板”为起点,通过“制度革新激发动力”“赛事驱动能力跃升”“培训赋能资源整合”富邦配资,最终实现“科研反哺内涵发展”的闭环培养路径。
在全校教师大会上,于景辉提出,“我们不做‘输血式’过客,要让西和职专拥有自主‘造血’的能力!”至此,一套契合西部中职发展实际的改革蓝图正式拉开帷幕,从管理体系构建到“金字塔”教师培养体系的分层设计,从东部赛事资源的系统性引入到本土领军人才的靶向培育,各项改革举措有序推进。
赛事突围,促进师生技术技能水平提升
面对教师对教学能力大赛的畏难情绪,于景辉深入教师组室体开展赛前动员,与教师逐一谈心,分析个人专业优势,针对“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”“结构化设计经验欠缺”等痛点定制提升方案,帮助教师卸下“不敢赛”的心理包袱。然而,当第一批参赛教师真正投入备赛时,新的挑战接踵而至:部分教师对大赛理解模糊,教学设计思路零散,数字化教学工具应用生涩,团队协作也因经验不足而效率低下。
为破解“有热情、无章法”的困局,于景辉牵头搭建“专家指导+团队磨课”双轨机制,邀请国赛一等奖选手曹寅、孟静等专家团队驻校开展10余场专题培训,同时组建由青岛骨干教师与本土教师混合的“跨区域磨课团”。2023 年甘肃省教学能力大赛备赛关键期,特邀姜晶(青岛经济职业学校)名师团队来校开展模拟校赛,从选题打磨、课件制作到现场答辩进行全流程仿真演练,于景辉则亲自为30余名参赛选手逐一点评,先后陪参赛教师模拟演练20余次。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西和职专参加2023年甘肃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,7组选手参加比赛,取得了3组省一等奖、3组省二等奖,1组省三等奖的优异成绩,28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,名列甘肃省第一名。参加2024年甘肃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,取得2组一等奖、4组二等奖的优异成绩,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名列甘肃省第一名。2025年1月,参加甘肃省技能大赛,学校8人获金奖、4人获银奖、16人获铜奖,取得新赛道的新突破。帮扶工作开展以来,省级以上获奖130余人次,14人先后被评为甘肃省技术能手和技能标兵,极大激发了教师工作热情,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。
“西和职专以前最好的成绩是一次省级三等奖,于校长带着我们一步一步抠细节、练技能,于校长让我们相信,西和职专的教师也能站上全省最高领奖台!”一位教师面对记者采访时说道。
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转变,破解发展瓶颈
为破解师资视野局限,于景辉推动建立校校联盟与专业共建机制,促成青岛经济职业学校、青岛华夏职业学校、青岛烹饪职业学校、青岛平度职教中心等多所东部院校与西和职专达成合作。连续两年选派80名骨干教师赴青岛结对院校深度访学,系统学习“模块化课程设计”“工学一体教学模式”等前沿理念。教师返校后,组织开展 “二次培训”分享,通过“一人访学、全员提升”的辐射机制,将东部优质教育经验转化为全校教师的共同成长动能。
针对教师“科研恐惧症”,学校设立校级科研基金,邀请山东省职教专家杜德昌开展“教学成果培育”专题讲座;邀请山东省齐鲁名师、名校长团队来校交流,为西和职专带来前沿理念与创新实践经验。争取东西协作帮扶资金40余万元,连续两年教师节,对教学贡献突出200余名教师进行表彰奖励,其中省级以上获奖教师130余人次,总奖励金额13.6万元,持续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。近年来,教师科研主动性与积极性显著提升,学校科研氛围日益浓厚,教师科研能力主动性持续增强,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。
帮扶不是单向输出,更是双向成长的良性互动。经过三年实践,西和职专探索形成“诊—改—赛—训—研”师资锻造五步法。构建起“精准诊断师资短板—制度革新激发动力—赛事驱动能力跃升—培训赋能资源整合—科研反哺内涵发展”的闭环师资培养模式。有效破解西部中职学校发展瓶颈,实现师资队伍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 的转变。
“真正的教育帮扶,不在于留下多少硬件,而在于点燃教师心中的火种——当每个老师都能成为发光体,西部职教的未来必将熠熠生辉。”于景辉说道。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